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

再讀《穿條紋衣的男孩》

再次閱讀《穿條紋衣的男孩》,感動如同第一次閱讀般深刻。


在我閱讀過的以納粹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中,這是我最愛的一本。這篇故事是以一個九歲德國小男孩的觀點來看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,文中沒有殘忍血腥的屠殺過程,沒有「集中營」、「毒氣室」等字樣,但其中所透露的肅殺詭異氣氛絕對令人不寒而慄。故事當中的兩個主角,恰好同年同月同日出生,但是德國小男孩和猶太小男孩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,強烈的對比凸顯著那個時代的悲哀。作者安排天真無邪的德國小男孩從遠觀到接近,最後身陷集中營的危機中,最後的結局不禁令人悲嘆,卻也恰好符應了善惡終有報的概念。


前一陣子也看了另一本以集中營為題材的作品《莎拉的鑰匙》。小女孩莎拉在被逮捕之前將弟弟鎖在壁櫃中,她以為這是保護弟弟最好的方式,卻沒想到因此抱憾終身而致無法自拔。全文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,強料控訴納粹統治之下的法國警方對於猶太人的迫害,以及所造成的深遠影響。


所有以納粹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不外乎是為了讓人們記取歷史教訓,別讓悲劇重演。我特別鍾愛《穿條紋衣的男孩》,從天真、一無所知的小男孩眼中,集中營的恐怖、邪惡依然如此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