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次來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,這次是來參加人權講堂系列活動,楊翠老師以"禁錮與跋涉:女性與白色恐怖"為題,闡述女性在白色恐怖史頁當中的種種遭遇。
楊翠老師以幾個案件為例,說明女性涉及白色恐怖的緣由以及白色恐怖的本質。年輕女學生可能因為參與讀書會,或是在國語補習班學習國語,而被認為具有左傾思想或為匪宣傳;另外,由於孫立人的案件也致使他身旁的女青年大隊成員被牽連入獄。被抓之後,拔指甲、螞蟻上樹等種種殘忍的刑求方式讓她們不得不認罪,甚至以性器官為對象施以刑求,使她們的身心靈嚴重受創,人格遭到踐踏。女性政治犯甚至在獄中懷孕、生產、育子,一場冤獄影響的不只是她個人,還有她的家族以及下一代。
前面的部份是楊翠老師這些年來對於白色恐怖案件的研究資料,但是真正令人感受深刻的是楊翠老師的家族故事。楊翠老師的祖父楊逵及外祖父董登源都是政治受難者,所以對於政治受難者家屬的心境有特別的觀察與體會。
在楊逵被捕入獄之後,全家的生計就落在長子楊資崩(楊逵崇信社會主義,為孩子取名資崩:資本主義崩潰,天哪!一個名字成為永生無法抹滅的烙印)的身上。資崩成績不錯,原本有機會去日本讀書,但是在父親被捕之後,他的人生從此改變。僅剩的一點錢只夠買蕃薯果腹,餐餐和著淚吞下的蕃薯既是甜的又是鹹的。資崩一直活在怨懟當中,怨恨父親的牢獄之災扭曲了他的人生。父親過世的那一夜,資崩酒醉大鬧,忽然之間失去怨恨的對象,一切都被抽離的他只能用哭鬧來表達心中的痛苦與無奈。
一直以來,大多數人著眼於政治受難者本身,他們的刑求、監禁以及出獄之後生活上的艱難,少有人關注受難者家屬所遭受的創傷與悲痛。聽楊翠老師娓娓道出她的家族故事,才知道白色恐怖所造成的傷害之大,所影響的層面之廣,豈是幾百萬的補償金所能彌補的了的。
當天來參加講座的人並不少,其中有幾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、老太太,心中一直很好奇,這些老先生為什麼會對這樣的講座有興趣。後來才知道,其中有幾位正是當年的政治受難者。最後,有一位老先生上台朗讀了一首詩,開頭的幾句他不斷重複著"忘卻,忘卻",似乎是想把當年的種種遭遇通通遺忘。想要忘卻但始終難以遺忘,或許面對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吧!所以,楊翠老師最後的結語是:"打開雙眼,伸出雙手,以當下的體溫,暖熱歷史的寒霜。"
- 留言者: Fru H. Andersson
- Email: sophieh@rocketmail.com
- 網址:
- 日期: 2011-06-25 21:01:36
[版主回覆06/27/2011 12:17:13]
1950的計梅真案就是典型的從"國語補習班"到"讀書會"的擴大詮釋案件,讀書會是白色恐怖時期非常普遍的案件形式,這中間要如何擴大詮釋就由法官全權拿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