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歷史故事與閱讀理解能力

這次利用鄭成功與施琅的故事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,並引導他們思考歷史人物評價問題。

三個班級由於時間不足一節課,所以在引導之後都是讓他們各自針對三個問題寫下自己的想法,有一個班級有一整節課的時間,所以讓他們先針對問題進行思考,再和組上的同學交換意見、補充答案,最後讓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回答問題。

有進行分組討論的班級,雖然最後還是各自完成學習單,但是答案大多大同小異,即使能力較差的同學,也可以藉由同學的意見補充自己的答案。其他三個班級沒有進行分組討論,比較能夠從他們的答案當中發覺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,以及表達能力的好壞。閱讀理解能力與平時測驗成績並無絕對相關,有些平時測驗表現不良的同學,卻在這次學習單有驚人的表現。

到底哪一種方式對學生較有利?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。各自完成學習單可以展現個人能力,但是能力較差的同學能夠學習到的就非常有限。分組討論可以讓能力強的同學提攜能力差的同學,但是卻讓老師看不清他們本身的能力。各有利弊的狀況之下,可能得要交錯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行。


701江以安

703林維哲

706劉易安

706謝昀希

705陳宇哲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