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

《安妮的日記》書摘(三)

1944128日,星期五


詹和克萊門先生喜歡談一些人如何從事地下活動或如何找地方藏身。他們知道我們渴望聽到和我們處境相同的人的事,也知道我們和那些被逮捕的人一起哀傷,和獲得釋放的人一起喜悅。


從事地下活動或找尋地方藏身,都是順理成章的事,就像煙斗和拖鞋一定等著家中主人辛苦一天之後回家。抗敵組織很多,像「自由荷蘭」之類,他們假造身分證,為躲藏起來的人提供財務支援,安排躲藏的場所,為從事地下活動的基督徒找工作。這些慷慨無私的人冒著生命的危險幫助或拯救他人,不辭勞苦,令人驚異。


最好的例子就是幫助我們的人。他們幫助我們活到現在,而且懷著希望要帶我們安然脫險,否則他們會和他們保護的人遭到相同的命運。他們從來沒有半句話說我們是個負擔,從來沒有一句怨言說我們太麻煩。他們每天上樓來,和男人談生意和政治,和女人談食物和戰時的種種困難,和小孩子談書本和報紙。他們擺出最愉快的表情,生日和節日就送花和禮物,凡事永遠願意盡他們所能。這件事,我們永遠不能忘記;其他人在戰場上,在對抗德國上表現高風亮節,他們則每天以他們對我們的興致和深情證明:他們也是英雄。


《安妮的日記》書摘(二)

194352日,星期日


想到我們在這裡的生活,我的結論通常是,和沒有躲起來的猶太人比起來,我們是住在天堂裡。不過,以後一切恢復正常的時候,我大概會奇怪,我們以前一直過得那麼舒適的,怎麼會「淪落」到這種地步。我的意思是說,在生活習慣方面。例如,我們來到這裡這麼久,餐桌上一直蓋著同一張油布。用太久了,很難說毫無瑕疵。這油布我努力要弄得乾乾淨淨,可是抹布也是我們躲起來之前買的,洞比布還多,所以怎麼擦都吃力不討好。凡.丹夫婦整個冬天睡同一張法蘭絨床單,又不能洗,因為除垢劑是要配給的,得來不易,而且品質太差,簡直沒用。父親成天一身起毛的長褲,他的領帶也已經看得到磨損。媽媽緊身束腹今天裂了,已經不能補。瑪各的胸罩也小了兩號。母親和瑪各這整個冬天共用三件底衫,我的則小得肚子也遮不住。這些都可以克服,但我有時候納悶:我們一切的東西,從我的內褲到父親的修面刷,都這麼破舊,還能希望有一天回到戰前的水準嗎?


《安妮的日記》書摘(一)

19421119日,星期四


我們錯過外面的世界好久了,杜瑟爾跟我們說了許多事。壞消息。無數朋友和我們認識的人被帶走,下場淒慘。綠色和灰色的軍車夜夜在街上打轉,挨家挨戶敲門,問裡面有沒有住猶太人,有的話,馬上全家帶走,沒有的話,繼續往隔壁查下去。除非走掉藏起來,否則不太可能逃出他們的魔掌。他們也經常手裡拿著名單,只查他們知道會大有所獲的人家。他們還懸賞,每抓到一個人就給重賞,就像從前追捕奴隸。我沒有小看這種事,這太慘了。天黑入夜以後,我經常看見一長列一長列善良無辜的人,身邊跟著哭哭啼啼的幼兒,一路走下去,隊伍旁邊一批人對他們吆喝做勢,打得他們幾乎倒地不起。沒有人倖免。生了病的、上了年紀的、幼兒、嬰兒、懷孕的婦女,都被押去送死。


我們在這裡,遠離那些動亂,真是幸運。我們不必多想這種種苦難,然而還是擔心我們親愛但無能為力的那些人的命運。睡在溫暖的床上,我感到自己真邪惡,外面某個地方,我一些最親愛的朋友正不知倒地,或者正被打倒在地。


我心中無比驚恐,想著一些好朋友如今生死操在有史以來最殘忍的怪物手中。


而他們遭遇這些事,只因為他們是猶太人。


《安妮的日記》

這是一個13歲猶太女孩所寫的日記,在希特勒迫害猶太人的政策下,安妮一家人獲得朋友的協助,躲藏在「密室」中長達兩年之久。這兩年當中,躲藏在「密室」裡的八個人必須互助合作、彼此容忍,安妮記錄下當時的情景及心境轉變。


「密室」中的八個人仍難逃被捕獲的命運,最後僅有安妮的父親奧圖.法蘭克活著走出集中營。戰爭結束後,奧圖.法蘭克決定完成女兒的宿願,將日記出版問世。他們昔日避難的故址已改為博物館,平均每年有六十萬訪客。


在安妮的日記中可以看到他們害怕被捕獲的恐懼、密室生活的窘迫、以及一個13歲少女的成長,此書在歐美許多中學被指定為必讀書籍。


 


延伸閱讀:《細數繁星》描寫一個丹麥小女孩勇敢協助她的猶太朋友逃往瑞典的故事,作者憑藉一些真實情景寫成這本小說,從中可以看到在猶太人遭受迫害時,許多人士不顧生命危險奮力協助猶太人追尋自由。此書非常適合小學生及國中生閱讀。



  • 留言者: 貓
  • Email: chieisay@yahoo.com.tw
  • 網址:
  • 日期: 2009-08-27 09:25:51

嗯,小五看的~


可是現在要找書都找不到>"<


[版主回覆08/28/2009 08:55:07]

上台北市立圖書館網站查詢,我記得東湖分館就有喔







  • 留言者: 貓
  • Email: chieisay@yahoo.com.tw
  • 網址:
  • 日期: 2009-08-25 19:20:49
這本書的漫畫我看過
很感人....
改天想找她的書...
今年暑假都在看世界名著~很好看喔!!
她的日記本是她的生日禮物對吧?
我還記得喔!!!!!

[版主回覆08/26/2009 22:22:34]乖孩子,看過漫畫版更該看看文字版,真實故事特別能感動人心。

《張學良世紀傳奇(口述實錄)》書摘(三)

軍事委員會判決詞主文:「張學良首謀伙黨,對於上官暴行脅迫,判處有期徒刑十年,褫奪公權五年。」


…事實確是如此,李烈鈞(高等軍法會審審判長)曾對人說起這次高等軍法會審:「那簡直是演戲,我只不過是奉命扮演這幕戲的主角而已!張漢卿(張學良)態度光明磊落,對話直率,無所畏懼,真不愧為張作霖之子!」


副審判長陸鐘麟後來回憶會審經過時,也直言不諱地說:「所謂高等軍法會審,只不過是蔣介石所玩弄的一套把戲,立法毀法,在其一人。」


審判結束,張學良被正式「逮捕」,送往和平門外孔祥熙的別墅,由憲兵和特務看管。從此,他失去了自由。


然而蔣介石的戲還沒有演完。三十一日下午,蔣介石向國民政府地送了請示特赦張學良的呈文。…該特赦呈文於高等軍法會審宣布判決後兩小時,即送達國民政府。


新年休假期滿。四日上午,林森召開國民政府委員會議…會議一致通過准予特赦,並於當日下午由國民政府發布如下命令:「張學良處十年有期徒刑,本刑特予赦免,仍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。此令。」


「嚴加管束」是個活扣,可鬆可緊。事實上,張學良在「嚴加管束」之下被囚禁達半個世紀。


《張學良世紀傳奇(口述實錄)》書摘(二)

離開皇姑屯車站,張作霖乘坐的那節花車裡只有張作霖、吳俊升和溫守善三人。


據倖存的溫守善後來著文回憶說:「早晨五六點鐘,張和吳望著車窗外熹微的晨光和青綠的莊稼,邊看邊談。正當這節花車穿行老道口交叉點時,轟隆一聲巨響,煙塵滾滾,砂石紛飛,正好把這節車廂炸碎。吳俊昇腦袋上被炸進一顆鐵釘子,當時就被炸身死,躺在車廂一角。張作霖被炸出約三丈遠。我也受了傷,被塵土和碎板碎鐵皮壓在下面,我急忙爬起,來到張的跟前。張作霖當時沒有死,內裡傷看不清,只見咽喉處有很深的一個窟窿,流了很多血,汙染領襟,我用一個大綢子手絹給堵上,由我和張學曾把張作霖抱到趕來的齊恩銘的汽車上。看樣子,張非常難受,已神智模糊,當時他還能說話,頭一句就問我:『逮住了嗎?』我誆他說:『逮住了!』張問:『哪的?』我說:『正在審問呢!』張說:『我到家看看小五。』接著又說:『我尿一泡尿,尿完了尿我就要走啦!』(『走了』的意思是離開人間)很顯然,他由於嚴重腦震盪,神智不清,說的都是囈語。」


布下這個「必死之陣」的關東軍高參河本大佐,總共用了三十袋計一百五十公斤黃色炸藥。巨大的爆炸將張作霖乘坐的慈禧太后豪華花車炸得一片狼藉,慘不忍睹。花車只剩下車輪和車床,車頂、窗子等都被炸飛了,看來好像一條失事的破船。被炸毀的中間幾節車廂大火熊熊,滿鐵北線橋梁台的石牆崩裂,鐵橋傾覆,一千六百三十八公斤重的鐵軌像麥芽糖般的彎曲,悽慘地翹上天空。


…脖子上炸了個大窟窿、血直往外流的張作霖,昏迷中時而清醒。當時,他喃喃地對身邊的溫守善說:「趕緊給小六子(張學良)打電報,別叫他坐火車回來,叫他把東北軍一起都帶回來,打日本鬼子,報仇。」…四日上午九點三十分。大帥瞑目長逝,撒手人寰,享年僅五十五歲。


《張學良世紀傳奇(口述實錄)》書摘(一)

爺倆研究了回奉天的方式和路線。


原來,張作霖打算乘汽車取道古北口出關,可公路坎坷不平,一路上要吃許多苦,怕受不了;乘火車又怕發生意外。


張作霖隨手拿起一張紙,一扯兩半,用紅筆分別在上面寫了「汽」字和「火」字,然後揉成兩個紙球,在手心裡搖搖,扔在桌子上,笑著說:「討個吉利!」


他用手指把兩個紙團扒拉得直打轉轉,然後抓起一個紙團,慢慢地展開一看,字在背面,他沒有立刻翻過來看,而是輕輕地把紙條往桌上一拍。張學良伸手把紙翻過來,一看是「火」。老子伸手拍拍兒子的肩膀說:「就這麼定了,火車走!」


張作霖非常迷信,每逢大事必卜卦決疑。此次,他又找來他信任的張半仙搖卦,以則出行的良辰吉日。張半仙說次日凌晨二時動身為吉時。這樣,張作霖毫不猶豫地決定,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晨二時離京反奉。


畢竟是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,張作霖不想給人造成是被人趕走的所謂敗軍之將的印象,總要走得氣派一些。所以愛講排場的張作霖還是不忘前呼後擁,他的專車浩浩蕩蕩,共掛有二十多節車廂,他本人攜眷乘坐的是前清老佛爺慈禧太后的豪華花車。


「那花車車廂內裝潢極為考究。一間大客廳,一間大臥房,車內全用金黃色絲絨裝飾,窗簾、座椅皆為黃色。當時馬夫人隨行,在臥房內為我父親燒煙泡。」張懷英(張學良妹)回憶說。


為安全計,花車特意編排在整個列車的中部,前後方的車廂坐滿了隨行人員和全副武裝的衛隊。為防不測,在火車前面還特意設置了壓道車,究竟什麼時候到達瀋陽,並沒有個確切的時間。


很遺憾,這種種防備都已經過遲了。日本關東軍早已派特務潛入北京,對張作霖進行了嚴密監視,他的一舉一動,日本人都瞭如指掌。


俗語說,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;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。


一個巨大的陰謀,正在醞釀、策畫之中。


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

《張學良世紀傳奇(口述實錄)》

張學良九十多歲時打算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留下他的口述歷史,唐德剛教授多次與張學良餐敘並錄製多捲錄音帶,後來中國大陸山東大學王書君教授根據錄音帶並參照其他資料寫成《張學良世紀傳奇(口述實錄)》一書,全書共分一百章,記錄張學良從出生到死亡長達101歲的人生。


 


此書根據史料撰寫,具有歷史價值,敘述筆法生動精彩,也能吸引一般讀者的興趣。對於國中生而言,最困難的地方應該是簡體字的辨認,所以我會選取部分學生感興趣的段落做成書摘。


 


別忘了,歷史是一種解釋,歷史學家在記述歷史時必然受其「立場」的影響。


歷史是什麼?

歷史是一種解釋


 


歷史學家的工作是了解並解釋過去曾經發生的事,而他們僅能就所擁有的「證據」盡量建構合理的「解釋」

 


歷史既經由「證據」而來,同樣也可經由證據而被修正、改寫,因此歷史是一種「解釋」



  • 留言者: Fru H. Andersson
  • Email: sophieh@rocketmail.com
  • 網址:
  • 日期: 2011-06-25 21:08:41
非常同意您的想法. 歷史是多面相的, 即使事實只有一個, 在不同面向上所看到的歷史也會不同; 經過不同的詮釋, 結果也會大相逕庭. 因此我們學習歷史, 在還原真相之際, 也要有更包容的胸襟來看待不同面相和不同的解釋.
[版主回覆06/27/2011 12:19:26]

感謝你的回應。







  • 留言者: ㄚ庸
  • Email: simon61116@yahoo.com.tw
  • 網址:
  • 日期: 2009-09-13 20:56:44

老師好


我是東湖國中709的許建庸


我來幫你灌灌水


順便做功課


[版主回覆09/14/2009 12:33:54]乖孩子,感謝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