爺倆研究了回奉天的方式和路線。
原來,張作霖打算乘汽車取道古北口出關,可公路坎坷不平,一路上要吃許多苦,怕受不了;乘火車又怕發生意外。
張作霖隨手拿起一張紙,一扯兩半,用紅筆分別在上面寫了「汽」字和「火」字,然後揉成兩個紙球,在手心裡搖搖,扔在桌子上,笑著說:「討個吉利!」
他用手指把兩個紙團扒拉得直打轉轉,然後抓起一個紙團,慢慢地展開一看,字在背面,他沒有立刻翻過來看,而是輕輕地把紙條往桌上一拍。張學良伸手把紙翻過來,一看是「火」。老子伸手拍拍兒子的肩膀說:「就這麼定了,火車走!」
張作霖非常迷信,每逢大事必卜卦決疑。此次,他又找來他信任的張半仙搖卦,以則出行的良辰吉日。張半仙說次日凌晨二時動身為吉時。這樣,張作霖毫不猶豫地決定,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晨二時離京反奉。
畢竟是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,張作霖不想給人造成是被人趕走的所謂敗軍之將的印象,總要走得氣派一些。所以愛講排場的張作霖還是不忘前呼後擁,他的專車浩浩蕩蕩,共掛有二十多節車廂,他本人攜眷乘坐的是前清老佛爺慈禧太后的豪華花車。
「那花車車廂內裝潢極為考究。一間大客廳,一間大臥房,車內全用金黃色絲絨裝飾,窗簾、座椅皆為黃色。當時馬夫人隨行,在臥房內為我父親燒煙泡。」張懷英(張學良妹)回憶說。
為安全計,花車特意編排在整個列車的中部,前後方的車廂坐滿了隨行人員和全副武裝的衛隊。為防不測,在火車前面還特意設置了壓道車,究竟什麼時候到達瀋陽,並沒有個確切的時間。
很遺憾,這種種防備都已經過遲了。日本關東軍早已派特務潛入北京,對張作霖進行了嚴密監視,他的一舉一動,日本人都瞭如指掌。
俗語說,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;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。
一個巨大的陰謀,正在醞釀、策畫之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