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治十三年,日軍以牡丹社事件為藉口,大舉發兵攻打台灣,暴露了日本的野心,使清廷治理台灣的態度由消極轉趨積極。正當台灣軍情吃緊時,清廷調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,命其火速來台勘察戰情,並全權籌辦對日防務諸事。沈葆楨到台灣,先抵安平,在巡視了沿海攻防形勢後,認為依台灣綿延亙長的地形,應以府城為鞏固之本。因此建議在安平海口,仿西式新法,建立大砲台,安置西洋巨砲,以收遏阻敵艦,保護府城之效。
光緒二年八月,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落成,城門門額上有沈葆楨所題"億載金城"四字。
內側門額上書"萬流砥柱"四字。
裡面方形的寬廣空地是士兵操練演習的場所。
億載金城不僅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砲台,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。形制完備,規模宏大,加上無窮的砲威,真可說是台灣南北砲台中,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。億載金城的創建,原是為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台的日本軍隊,當時因事件及早平息而未派上用場,但後來億載金城卻分別在中法戰爭和乙未割台戰役中,大展雄威,有效嚇阻了敵軍侵入,展現出固若金湯的臨海防禦力量。民國72年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。
目前所見三尊阿姆斯壯大砲都是民國64年仿製的。
圍繞砲台四周的護城壕可防敵軍侵入,如今台灣早已遠離戰火,只見黑天鵝在護城壕中悠游自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