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

雍正系列之四:繼位餘波

雍正帝繼承皇位之日,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。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,京城九門關閉六天,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入大內。箭在弦上,形勢緊張。隨後,狂風暴雨降臨在雍正已成年的諸位兄弟身上。諸弟當中境遇較好的只有三人:就是十三弟胤祥、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,至於其他兄弟或奪爵、或幽禁,對於其政敵胤禩、胤禟、胤禎更是毫不留情。


八弟胤禩是儲位鬥爭中的重要角色。雍正繼位後,視胤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、肉中刺。胤禩心裡也明白,常怏怏不快。雍正繼位,耍了個兩面手法,先封胤禩為親王,不久,藉故命胤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。後命削胤禩王爵,高牆圈禁,改其名為「阿其那」。「阿其那」一詞,過去多認為是「豬」的意思,近來學者解釋為「不要臉」。胤禩被幽禁,受盡折磨,終被害死。


九弟胤禟,因同胤禩結黨,也為雍正所不容。胤禟心裡明白,私下表示:「我行將出家離世!」雍正哪能容許胤禟出家!他藉故命將胤禟削宗籍,逮捕囚禁。改其名為「塞思黑」。「塞思黑」一詞,過去多認為是「狗」的意思,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「不要臉」。不久給胤禟定二十八條罪狀,送往保定幽禁之。胤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,以「腹疾卒於幽所」,傳說是被毒死的。


十四弟胤禎,雖與雍正一母同胞,但因他黨同胤禩,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「胤禎」而雍正黨篡改為「胤禛」,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。雍正即位,先是不許其進城弔喪,又命他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,再將其父子禁錮于景山壽皇殿左右。乾隆繼位後,將其開釋。


雍正登上皇位之後,對骨肉同胞心狠手辣、刻薄寡恩,對待近臣也毫不容情。年羹堯及隆科多在雍正繼位過程中都曾出過力,但雍正繼位後迭興大獄,勒令年羹堯自裁,禁錮隆科多至死,可以說是狡兔死,走狗烹,飛鳥盡,良弓藏。


至於民間對於皇位出自篡奪的傳聞異說,雍正為此親撰上諭駁斥,編纂《大義覺迷錄》一書,想為自己洗刷不白之冤。然而,事與願違,欲蓋彌彰,弄巧成拙,越描越黑。乾隆繼位後,認為這個問題不宜於公開講,就將《大義覺迷錄》列為禁書,並予以銷毀,但反而更令人好奇,引發對此書更多的關注。而雍正的繼位疑雲則成為稗官野史所喜好的題材,留下許多生動曲折的故事。


資料來源:馮爾康,《雍正傳》(台北市:台灣商務,1992)。閻崇年,《正說清朝十二帝》(台北市:聯經,2005)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