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

十全老人乾隆皇

十功者,平準噶爾為二,定回部為一,掃金川為二,靖台灣為一,降緬甸、安南各一,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,合為十。


 


乾隆晚年曾自我總結一生有「十全武功」,自詡為「十全老人」,並做《御制十全記》,令寫滿、漢、蒙、藏四種文體,建碑勒文。乾隆的「十全武功」是:兩平準噶爾,平定回部,兩伐大小金川,平定台灣林爽文之亂,降服緬甸、安南,兩受廓爾喀降。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礎上,進一步鞏固並開拓了中國的疆域版圖,維護並加強了中華的多民族統一。其在位期間中國人口達三億,呈現繁榮富庶景象。


乾隆皇帝能將祖宗的基業發揚光大,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,確為一代有為之君。但是在乾隆執政的六十年間,西方世界卻發生了歷史性的、劃時代的巨大變化。英國的工業革命、美國的成立、法國大革命,這種種事件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,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。但是在乾隆五十八年(1793)八月十三日,當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接見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時,還傲慢地聲稱「天朝統御萬國」、「天朝擁有四海」、「天朝物產豐盈,無所不有,原不藉外夷貨物,以通有無」等等,表明乾隆皇帝根本看不到西方工業科技的進步和世界發展的潮流,依然陶醉在「天朝上國」、「千古第一全人」的迷夢中。


乾隆退位、嘉慶繼位後,南方的白蓮教,京師的天理教,京城內外,大江南北,烽火四起,遍地燃燒。乾隆盛世下的危機,不論國內,還是國外,都充分暴露出來。這個爛攤子,只好由他的兒孫們去承受和收拾了。


資料來源:閻崇年,《正說清朝十二帝》(台北市:聯經,2005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