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

鄭成功之死

1662623日鄭成功含恨以終,享年39歲,距他抵達台灣尚不足五個月。


一般的說法是,鄭成功於16日感受風寒,近來有人說是瘧疾,但不論是風寒或瘧疾,以正當壯年的鄭成功似不應於八天之內不治而亡。那年二月以來,接連發生了幾樁令他極為痛心難堪的國事家事,在心理、生理上接連予以重大刺激,對於他的健康自然大有損傷,終至悲憤而終。所謂家事,一是清廷將鄭成功的祖墳搗毀,並將他被禁於北京的父親及親族等十一人殺死。二是留守廈門的鄭經和他四弟的乳母陳氏私通生子,鄭成功立身治家極其嚴正,定要處以死罪,金廈諸將拒不奉命,一時形成與台灣對峙的局面。所謂國事,一是呂宋華人的慘遭屠戮。鄭成功攻克台灣之後,頗有意往呂宋發展,遣使招令歸附,當地華人亦謀乘機而動。占領呂宋的西班牙人大開殺戒,令鄭成功既感愧對僑胞,又痛恨西人。二是永曆帝(桂王)在緬甸的蒙難。永曆帝在緬甸被吳三桂所俘,明的正統既絕,十七年來枕戈泣血,西迎聖駕的抱負未能實現,對於鄭成功而言,這個打擊恐怕比上述任何一事都大。打擊接連襲來,鄭成功終於壯志未酬身先死。


資料來源:郭廷以,《台灣史事概說》(台北:正中,1954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