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珅,曾受過良好教育,二十一歲參加鄉試,沒有考中舉人。但因為出身滿洲,和珅做了宮廷三等侍衛,開始出入宮廷。這個差事給和珅接近乾隆提供了機會,從此青雲直上,登峰造極,三十二歲即成為軍機大臣。一個低等侍衛和珅是如何變成乾隆身旁的寵臣,不外乎這幾點因素:他精明幹練,懂得籠絡同僚;從中攔截對己不利的信息,並設法打擊異己;與皇上聯姻,並投乾隆之所好。由於乾隆的寵信,和珅的官職扶搖直上,在清朝近三百年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。但是和珅靠乾隆寵信發跡,也必然隨乾隆升天而自斃。
嘉慶四年(1799)正月初三日,乾隆崩於紫禁城養心殿。嘉慶帝在乾隆死日親政。嘉慶在辦理大行皇帝乾隆大喪期間,採取斷然措施,懲治權相和珅,舉朝上下,大為震驚。初八日,嘉慶宣布將和珅革職,逮捕入獄,繼而開始查抄家產。後嘉慶帝賜和珅自裁。
和珅被抄家時,抄出藏金三萬兩千多兩,地窖藏銀兩百餘萬兩,取租地1266頃,其他還有取租房屋1001間半、各處當鋪銀號以及各種珠寶、衣物等,其總家產折合白銀,有的說約一千萬兩,有的說二千萬兩,有的說達到了八億兩。當時清政府財政年總收入約七千萬兩。還有違制的珍珠、大珠、手串、大寶石等,實際數字已經無法考據。大量的財富使和珅過著帝王般奢華的生活,取出宮女子為妾,僅巡捕營在和府供役者就達一千餘人。和珅不僅享受著妻妾成群、錦衣玉食的生活,還夢想著死後像皇帝一樣風光氣派。他在河北薊州修建了巨大的墳墓,規格超過親王,民間稱之為「和陵」。
有人說,正因為和珅「富可敵國」,嘉慶扳倒和珅可以緩解當時面臨的財政壓力,所謂「和珅跌倒,嘉慶吃飽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有人說嘉慶意識到,正因為地方官吏皆如和珅一般貪暴,所以屢屢激起民變,所以,嘉慶殺和珅以謝天下。又有人說和珅「權高震主」,當相權威脅到君權的時候,君主必然採取行動。嘉慶說:「朕若不除和珅,天下人只知有和珅而不知有朕。」所以,嘉慶執掌朝綱,必然懲辦權相和珅。
資料來源:閻崇年,《正說清朝十二帝》(台北市:聯經,2005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