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

荷蘭統治下的台灣社會

在荷蘭人統治台灣之前,台灣的叢林四處可看見野鹿,番人男子捕獲了許多野鹿,只保留一部分自己食用,大部分用來和漢人交換食鹽、服飾和雜物。少數的漢人住進了南部番人部落中,有些娶了番人婦女,更有些番人能說漢語。這樣的生活樣態,在荷蘭人為占領台灣以前已進行多年。


 荷蘭人最初因貿易和開墾的需要,頗歡迎漢人的移居。統治台灣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是一個商業機構,為了方便控制農民,他們在台灣實施「王田」制度。所謂「王田」制度,有如土地國有,實際上是聯合東印度公司所有。公司將田按「甲」計算,每甲十畝,分別授予漢人耕種,彼此的關係如佃農或農奴之於地主,所有耕牛、農具、種子、及修築陂塘堤圳的費用,均由公司供給擔任。這樣既可控制農民,亦可向他們收稅。除了田租之外,還有所謂人頭稅、狩獵稅,以及形形色色的苛徵。再加上荷蘭官吏貪暴,盡量搜刮,上下爭利,甚至侵占漢人田宅,終致令漢人無法忍受。


對於番人的統治,荷蘭人往往透過部落的長老會議傳達命令,以建立荷蘭人對番人的權威。對於那些不配合荷蘭人的部落,採取懲罰報復手段,對於歸順的則採取保護,這樣荷蘭人逐步擴展了在台灣的控制區域。此外,荷蘭人採取宗教懷柔的方式,1627年開始對番人進行傳教工作,主要對象為南部的平埔番,新港社是他們的工作重心。他們以羅馬字拼注番語,用這種「新港文」來翻譯聖經,並開辦學校教導番人,每禮拜日集合番人講道說教。1636年以後,新港一帶及南部瑯嶠(今恆春)北部、諸羅、雞籠、滬尾、噶瑪蘭等處番社相繼歸服,截至1648年共約三百個。荷蘭人為之立村長,置評議會,每年分別於南北路各舉行集會一次。


我們承認荷蘭人固然使番人的文化前進了一步,但是同時番人也變成了荷蘭人的忠實馴服工具,不僅不再反抗這些侵略者,反成了幫助他們鎮壓漢人的最大力量,在對付郭懷一領導的反荷運動中,即是利用番人助戰,徹底消滅郭懷一等眾。



資料來源:郭廷以,《台灣史事概說》(台北:正中書局,1990)。馮作民,《台灣歷史百講》(台北:青文出版社,1985)。


 


問題


1.         請從文章的敘述中,指出荷蘭人統治前後,漢人和原住民的生活境況有何不同。


2.         郭懷一事件的發生和荷蘭人的統治有直接的關係嗎?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郭懷一事件的發生?


 


  • 留言者: 培根
  • Email: Patrick40211@yahoo.com.tw
  • 網址:
  • 日期: 2009-09-26 10:51:04

我是70737ㄉ黃沛恆


1.原住民比較不會受到欺負;和任不會受到海禁ㄉ影響


2.有,荷蘭ㄉ獨裁和重稅







  • 留言者: Christina
  • Email: christinawu69@yahoo.com.tw
  • 網址:
  • 日期: 2009-09-21 22:39:01

我是70936的鄭揚勳.


1.統治前: 漢人和原住民的互動是融洽的,且互相通婚.


   統治後: 番人成了荷蘭人的忠實馴服工具,反而幫荷蘭人鎮壓漢人.


2.


[版主回覆09/22/2009 12:04:21]你的作業似乎尚未完成喔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