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7月19日接近正午時分,一個難得的機緣讓我跟隨師大教授走訪大坌坑遺址。
大坌坑遺址位於一座小山丘上,視野極佳,從上可俯瞰台北盆地,對六千年前的大坌坑人來說,可發揮便於防衛的功能。另外,附近水源充足,亦是大坌坑人選擇此地定居的重要原因。
目前在大坌坑遺址上看到的是整片的現代墓葬,已不復見當年的挖掘場景,不過在地上還可找到殘存的遺物。這時我就對教授佩服得五體投地,教授總是隨手一撿就是一件寶,隨腳一踏也可發現寶。同學們兩眼專注地在地上搜尋,完全不顧熾熱太陽當頭照,只希望能帶幾件大坌坑遺物回去當教具。有許多同學頗有斬獲,耳邊不時傳來發現寶物的驚呼聲,但不論我如何努力的搜尋,眼睛所看到的總是石頭和磚塊,真是太不識貨了。不過奸詐的我總是跟在教授身旁,當教授發現寶物時,我就可在旁順手接過,因此也「撈」到了幾件大坌坑的遺物,在此要好好感謝教授一番。這幾件得來不易的寶物我將會永遠珍藏,也要跟學生共同分享,還要告訴他們:「在正午十二點,台北三十七度的高溫下,我們站在大坌坑遺址上,想像六千年前大坌坑人的生活方式。」想必連學生也會為之感動吧!
在大坌坑遺址尋獲的陶罐瓶脊,這是大坌坑陶器的特色之一
陶片上的拍印紋,這好小一片的寶貝就是從教授手中接過來的。呵呵。
夾砂陶片
當天的總收穫,這些寶貝成了我的珍藏品。
- 留言者: 穿山楓
- Email: mickey920511@yahoo.com.tw
- 網址:
- 日期: 2009-09-05 16:14:43
很脆弱的樣子
如果可以的話
我也真想去大坌坑看看
不過好像很熱...
[版主回覆09/05/2009 22:22:04]
就是因為很容易碎掉,所以再也不敢帶去學校給學生看了,因此才po在網上,讓學生自己上來瞧瞧。如果是夏天去大坌坑的話,那真的很熱,因為毫無遮蔽物。
- 留言者: 貓
- Email: chieisay@yahoo.com.tw
- 網址:
- 日期: 2009-08-27 09:18:26
啊~~
這樣昱馨就心碎了,你有聽見她心碎的聲音嗎?
老師留一下嘛,搞不好同學會去看你喔!
[版主回覆08/28/2009 08:58:27]
我們可以約別天嗎?沒有自己的學生,留下的我也會心碎的。
- 留言者: 貓
- Email: chieisay@yahoo.com.tw
- 網址:
- 日期: 2009-08-25 19:17:24
學校日老師會在學校嗎?
[版主回覆08/26/2009 22:20:25]
學校日當天我應該不會留下來,可能碰不到你們了,國老、數老應該都不會留下來,你們大概只能找英老了,他現在在三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